中造船業拚價格也拚技術 韓媒直言"難扳回一城"
2024/05/07 13:45:10


MoneyDJ新聞 2024-05-07 13:45:09 記者 李彥瑾 報導

中國造船技術快速進步,加上低價優勢,南韓造船業承接的訂單逐漸減少。韓媒直言,由於中國造船廠已取得更佳競爭優勢,中國奪走造船龍頭大勢已定,南韓要扳回一城,難上加難。

《BusinessKorea》報導,根據航運研調機構Clarkson Research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球新造船舶訂單共1,034萬CGT(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修正總噸),其中,中國造船廠新船訂單噸位達487萬CGT,佔全球總訂單量的47.1%,超越勁敵南韓造船廠的449萬CGT(43.4%)。

南韓第一季新船訂單噸位,較去年同期增加32.9%,不過以訂單金額來看,第一季新獲造船訂單金額為135.7億美元,年增率達41.4%,顯示中國挾著巨大的成本優勢,讓南韓造船業改變策略,轉攻高價市場,例如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船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船型。

除了拚價格,中國造船技術實力也有顯著進展,原本以中小型船舶為主,如今擴大搶攻大型船舶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中國造船廠收到來自日本的12艘13,000TEU貨櫃船訂單,反觀韓廠沒有接到任何大型貨櫃船訂單。

南韓三大造船廠分別為南韓造船海洋(Korea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 Co.)、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以及大宇造船海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圖片來源:大宇造船)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